2011年1月14日

[司琴者的4大認知]:試探、學習、階段&結果

一、司琴者的試探
1. 喧賓奪「主」

詩歌的中心是生命與靈。司琴之時,需觀察聚會的人數,進而調整彈奏的音量。樂器為輔,歌聲為主。司琴者的使命乃是伴奏,不是取代。
2. 先入為主

隨著召會生活年日增多,會唱的詩歌也隨而增多。

不知不覺,我們會對我們會唱的詩歌有既定的刻板印象,這樣的印象或來自某次聖靈工作極強的特會,或來自與主情深的歌唱,或者為同伴間的溫馨情懷。

無論如何,若司琴者對某首詩歌有既定的印象,而試著拷貝,或複製那個裡頭的印象,常常結果適得其反。因我們的主乃是作新事的神,祂的性質乃是『新』。

故每次司琴時,不論詩歌再熟悉、再常唱,司琴者仍當回到神前,尋求主『現今』的膏油,不照本宣科,而能作個在靈中跟隨主現時的說話。

3. 譁眾取寵

當司琴者對樂器的掌握越精確,越熟練,此時賣弄技巧的陷阱常會來到。當眾人只注意你司琴的華美炫麗,而忽略詩歌的內涵時,就是咒詛臨到之時。

人的榮耀一來,主的榮耀也去;人的誇耀一來,主的獎賞也去。

4. 置身事外

司琴者最忌不能融入聚會的感覺中,而置身事外。

特別技術越老練時,容易心不在焉,而成為僅是樂器聲音的出來,而沒有生命,也沒有內容。故無論何時皆須作個『盡』的人,將自己投身於聚會中、詩歌裡。

二、司琴者的學習
1. 捨己

在初期司琴的階段,因著技巧不夠純熟,司琴者必定難以進入詩歌的享受裡。此時,需看他人的享受比自己強。就實際面來說,無論是Key的選取,速度的拿捏,或刷法的運用,皆該忘記自己的感覺。除非聖靈特別感動,否則不可輕舉妄動。

另外,司琴者一個大的試探就是對自己的高估,以為自己乃是聚會的中心與成敗關鍵,少了自己就不行。此種心態將造成過度的得失心和使命感,極容易破壞聚會的流與和諧感。

其實,我們也不過是聚會中那一個小環節而已,你我只要負責擺上,神負責聚會的成敗。

2. 有靈

要捨己,就需要用靈。唯有在靈中,才能脫離屬魂的範圍,不落入心情中,不落到虛假的愛裡。在高昂的詩歌中,要脫離肉體的興奮,只在情緒中釋放;在柔細的詩歌中,要提防自憐自艾的光景,和沈浸於旋律的柔美裡。

故在服事的過程中需要檢視自己,隨時調整,隨時變更。因為唯有在靈中才能真實的供應生命給人,所有在魂裡唱詩的人,即便唱之時滿了感覺,時過總是落有所失,徒剩感覺。

3. 認識詩歌

在碰任何一首詩歌時,務要先以歌詞著手,不鼓勵先進入旋律。詞總為主,調總為輔。因為音樂本身便是屬魂之物,故我們更須謹慎。美麗樂章非我們負擔,若非用靈唱頌,只在魂中享其旋律,不過激動情緒,並無屬靈助益。未細細讀過歌詞,浸淫靈的各部分之前,切莫僅於旋律中認識詩歌。

4. 和諧

司琴者需注意三重的和諧:
a. 自己與神的和諧
司琴前需自潔,將自己獻給主,仰望神現今的膏油塗抹。直到平安了,穩妥了,與神和好了,再盡司琴的職分。
b. 與詩人的和諧
每首詩歌都是詩人在不同的情境下,不同的背景裡寫出來的。若不明就裡,常會南腔北調,無法深探詩歌的感覺,彈不出詩人所盼傳達的靈。若無法取得這些資料,就得深研詩歌的一字一句,直到能摸著詩人的靈。
c. 與會眾的和諧
即便詩歌相同,但不同情境,不同時間下,唱起來絕難相同。司琴者需放掉自己對詩歌的享受,而竭力跟上聚會的流,與眾人合拍、和諧。不異軍突起,自以為高明,實則破壞聚會的感覺。

5. 隱藏

司琴者要盡力成為一個隱藏的人,盡力達到一個目標:雖是你在司琴,你在彈奏,但好似沒有你的存在一般。一個最失敗的司琴者,就是一個搶了主的光彩的人。

三、司琴的七個階段
1. 破題

一首詩的開頭的感覺要準確、明快,不可拖泥帶水。一不準,就影響整首詩的感覺;一拖延,就把聚會的靈拉下了。

2. 引題

在開頭唱前幾次的時候,通常是眾人暖機的時候。此時需稍安勿躁,莫輕舉妄動,而壞了這暖身的時段。而當緩緩順著眾人的流往前,彈奏的越平實越好。

3. 加強

詩歌一唱暖,靈就自然揚起。此時應加強彈奏的靈,與聚會的靈相呼應。不致一熱一冷,破壞和諧。

4. 跟隨

靈一揚起,又會有一段持平的高度,眾人逐漸抓到詩歌的感覺,或高昂、或激動、或情深,司琴者需一情況而跟隨上去,適時調整速度、刷法等。

5. 澆奠

當這段持平的時間過長,司琴者可依自己對詩歌的領會,再竭力的把靈推出來,盼將眾人的靈帶往高潮。但不可強求,若眾人無這般感覺,就當見好就收。

6. 送一程

唱至末了時,若可能,能將詩歌帶進收尾,送牠個一程,或重唱副歌,或將速度漸慢,或聲音漸弱。但同樣的,不可強求,否則會成為老牛拖破車,延宕聚會的靈。

7. 無聲勝有聲

唱詩的極致便是無聲勝有聲,若眾人的靈拔至顛峰,此時,任何旁者的聲音都會破壞詩歌的純淨,司琴者該適可而止,停下彈奏,加入會眾,一同主前癲狂。

四、一個健康司琴者帶下的結果
1. 他的司琴與聚會合拍。因著他,聚會更加享受,眾人更得飽足。少了他,聚會頓然失色;多了他,也不覺得他奪盡了光彩。他的盡職,使人得生命,使人得供應,卻也不取代頂替主的自己。

2. 當人摸著他的司琴時,可以摸著他細膩的情感,但卻不影響人摸著他清潔之靈的流出,也不沾染他個人的色彩。

以上分享為運用吉他司琴者的角度
(Stef)